-
南怀瑾先生:有求皆苦 无欲则刚
凡是人,处世都有所求。有了所求,就有所欲。换言之:有了所欲,必有所求。有求就有得失、荣辱之患;有了得失、荣辱之患,便有佛说“求不得苦”的苦恼悲忧了。所有孔子也说:“吾未见刚者。”或对曰:“申枨。”
恒南书院2022-12-01 -
一会扬州唱不休
白居易在诗坛上有两个好友,一个是元稹,他们同科及第,同样的志趣爱好,心心相印,相互和诗近千首,被人们称为“元白”。他的另一个诗友就是刘禹锡。不过他虽然和刘禹锡同年生,但他却远不如刘禹锡出道的早。
悠雲詩笺2022-12-01 -
南怀瑾先生: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行为,做到恰如其分的止
《大学》所讲“知、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”的七个修证学养的层次,我们已讨论过第一要领的“知”字。现在应该研究第二个层次的“止”字。当然,大家都明白“止”,便是停止的意思。但是,要停止什么呢?
恒南书院2022-11-29 -
南怀瑾先生:有名与有钱,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
有名与有钱,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。但是世界上的人,都在拼命追求名利和权位,怎么说也是白费的。只有在名利、权势上亲身打过滚的人,才比较清醒了一点。但是,都是已经到了“尸居余气”的时候,虽然清醒了,太阳就立刻要下山了!……
南師如是說2022-11-29 -
南怀瑾先生:我在此预言,不如此不能转变这个世界,路会越走越窄
依照中国目前佛教,和东南亚各地佛教的作风,前途未可乐观,而且值得忧虑,佛教界的人士们,虽然人人有感于将来适应的可畏,依然犹是积重难返,无法改弦更张。爰就其目前情况,试举六点结论,以供现代佛教的参考。
南師如是說2022-11-28 -
南怀瑾先生:剥去宗教外衣的中国“神”
“神无方而易无体。”什么叫神?把宗教外衣统统剥光了,我们东方最高的宗教哲学是“神无方”。神是没有方位的、没有形象的,我们本身生命也好、精神也好、宇宙的生命、宇宙的精神也好,神是没有方位,无所不在,也无所在的。
南師如是說2022-11-28 -
蓝桥驿引来的话题
唐诗学习之八十介绍了白居易的《蓝桥驿见元九诗》和元稹的《留呈梦得子厚致用》,白居易在这首诗里主要表现的是他与元稹之间的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的真挚感情,同时也流露出他被贬江州的郁闷心情,只不过在这首诗里不太明显。他当时在蓝田还作了一首诗《初出蓝田路作》。
悠雲詩笺2022-11-25 -
南怀瑾先生:随缘自在
孟孙阳曰:“若然,速亡愈于久生;则践锋刃,入汤火,得所志矣。”杨子曰:“不然。既生,则废而任之,究其所欲,以俟于死;将死,则废而任之,究其所之,以放于尽。无不废,无不任,何遽迟速于其间乎?”
恒南书院2022-11-25 -
南懷瑾先生 | 為什麼上天會那麼折磨你?
你的理想達不到,任何事情都做不到,會倒楣到這種程度。為什麼上天會那麼折磨你,你的命運為什麼那麼苦呢?這就是上天成全你,教育你。教育你什麼?“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”,你心裡所想的達不到目的,任何事都不成功,在這個時候“動心忍性”,能夠忍得下來,平得下來,這就是修養的真工夫了。
南怀瑾文教基金會2022-11-24 -
南怀瑾先生:如何把话说对
中国文化法家的著作《韩非子》,其中有一篇《说难》,意思是讲说话非常困难。尤其是古代帝王时代,一个好的建议或者一个批评,讲的时候就要准备有被杀头的后果。话讲对了,也许只是“片言”,却可能立刻晋入卿相之位;拿现在讲,几句话就可以入阁,甚至当部长以上的官,所以说话很难。
恒南书院2022-11-24 -
循墙绕柱觅君诗
在蓝田县东南五十余里的蓝溪上,曾经有一个唐代驿站,蓝桥驿。它是唐代通往东南的一个交通要道。之所以叫蓝桥,是因为在蓝溪水上曾经建有一座桥。相传其地有仙窟,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。
悠雲詩笺2022-11-23 -
南怀瑾先生:人世间的全才
子路问成人。子曰:若臧武仲之知,公绰之不欲,卞庄子之勇,冉求之艺,文之以礼乐,亦可以为成人矣!曰:今之成人者,何必然?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!
恒南书院2022-11-23 -
南怀瑾: 我为什么主张孩子要从小背书?
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大家习惯所称“儿童读经”的事,“儿童读经”是大家最近讲惯的术语,其实就是儿童读书。不管儿童读书、儿童读经,或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也
南怀瑾东方讲堂2022-11-23 -
闲侃小雪
小雪有两层含义,一是平时人们衡量雪下的程度,分为大雪、中雪、小雪;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,大雪也一样。正因为如此,一到小雪节气,人们就会想到下雪,事实并非如此。
悠雲詩笺2022-11-22 -
南怀瑾先生:创业的难处在哪里?
我们现在再看《列子》的原文,“故自奋则人莫之告,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”,所以一个人不要骄傲,不要自奋,自奋就是主观非常强。譬如历史上项羽跟刘邦二人,项羽的失败就是因为自奋。
恒南书院2022-11-21 -
南怀瑾先生:真正的我
人超过万物,了不起的是有智慧,有思想,有灵性。但是人的身体、生活方面不如动物,因此,我们的生命是靠万物来维持的。所以,人类生命的价值就是“任智而不恃力”,这是《列子》的名言。
恒南书院2022-11-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