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南怀瑾先生:剥去宗教外衣的中国“神”
“神无方而易无体。”什么叫神?把宗教外衣统统剥光了,我们东方最高的宗教哲学是“神无方”。神是没有方位的、没有形象的,我们本身生命也好、精神也好、宇宙的生命、宇宙的精神也好,神是没有方位,无所不在,也无所在的。
/articles/1121.html - 2022-11-28 - 文章2. 面向海内外:这个迎春楹联征集开启
面向海内外:深圳2023迎春楹联征集启事.征集对象:海内外传统文化爱好者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、发生的历史性变革。
/xinxi/1028.html - 2022-10-27 - 信息3. 王蒙:门外谈诗词——在安徽师大的一次演讲
所谓“门外谈”,就是因为它是我的弱项。我对中国传统诗词的阅读,大致保持在《唐诗三百首》和《千家诗》的水平上,但是我有兴趣,对一些问题爱瞎琢磨,就是我说过的“野狐禅”。
/articles/998.html - 2022-10-12 - 文章4. 第二届“梁章钜杯”海内外征联大赛启事
楹联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,肇始于五代,历宋元明清,以至近现代,绵延不绝,长盛不衰。清代福州梁章钜被誉为“八闽硕儒、吐纳经范、无书不读、有美必彰”,荟萃《楹联丛话全编》,编创“联话”之制,是为中国楹联学之创立者和楹联文化集大成者。
/xinxi/972.html - 2022-09-27 - 信息5. 南怀瑾先生:一个人的外形生命太眇小了,最伟大的是生命中的天性
“修身”的重点在于“正心”,并不是修饰外形。同样的道理,庄子在《德充符》上,讲了五个身体残障而有道的高人,其中特别提到一位和孔子幽默地对话。鲁国有一位残障的人,因为少了足趾,因此便叫他“叔山无趾”。
/articles/700.html - 2022-05-10 - 文章6. 南怀瑾先生:儒释道三家相通,都是“内圣外王”之学
【怀师箴言】不要以为孔子、孟子的修养,和佛家、道家不一样,其事其理是和佛、道相通的,就是所谓“内圣外王”之学。
/xinxi/672.html - 2022-04-21 - 信息7. 南怀瑾先生:正告那些对中国存有偏见、居心叵测的外国人士
【怀师箴言】我希望通过这次原本《大学》的讲述,还它本来的面目,也希望中国人了解本国的文化精神,开拓未来要走的道路,并正告一些存有成见、偏见,或居心叵测的外国人士,能够知道中国文化的精神,以及我们的民族性。如果能够有助于这个地球上各国家
/articles/455.html - 2021-12-24 - 文章8. 南怀瑾先生:圣诞节?只能叫它“耶诞节”!跟着外国人随声附和,简直是笑话
圣诞节……我叫它耶诞节,中国人跟着叫耶稣是圣人,圣诞节,我说我只能叫它耶诞节,我们孔子是圣人,释迦牟尼佛也是圣人,耶稣是不是,我不知道啊。
/articles/454.html - 2021-12-24 - 文章9. 南怀瑾: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,建议先读这几本书
我们写白话文,是嘴里讲话,就那么讲出来就是文字。言语随着时代三十年一变,言语用白话记录下来,几千年后就不通了。我们中国人,每个人只要认得两千五百到三千个字,就不得了啦!写什么文章都够用了;中国字以《康熙字典》到现在为止,增加到也只不过四五万个字,但是我们平常用到的只有一两千字。
/articles/357.html - 2021-11-08 - 文章10. 南怀瑾: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,建议先读这几本书
我们写白话文,是嘴里讲话,就那么讲出来就是文字。言语随着时代三十年一变,言语用白话记录下来,几千年后就不通了。我们中国人,每个人只要认得两千五百到三千个字,就不得了啦!写什么文章都够用了
/articles/355.html - 2021-11-05 - 文章11. 万山不隔今宵月,一片清光分外明
万山不隔今宵月,一片清光分外明
/articles/265.html - 2021-09-22 - 文章12. 南怀瑾先生:到国外留学、投资,都要小心了!
你们这一代,带领孩子,培养孩子,特别要注意:不要希望孩子一定出去留学,不需要做这个打算。我们过去几十年前,倒退四五十年前,如果不通外文、不通英文,没有希望。
/articles/208.html - 2021-08-24 - 文章